资讯

活动风采

首页 资讯 活动风采

两次临时加座!这场亲子阅读为何这么受欢迎
时间:2025-09-15 浏览次数:133

“真没想到,今天会有这么多家长带孩子过来。我们前后加了两次小椅子。”

9月14日上午,“LOOP·童读圈”小学生分级阅读活动,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。包括22组来自宁波晚报·现代金报小记者家庭在内,共有152组家庭赶来参加《城里最漂亮的巨人》绘本主题共读。这大大超出了工作人员的预料。平时可以容纳266人的场地,不得不加了46张小椅子。

那么,这个常年举办的活动,这次为什么会这么火?

旁边过道加座的家长和孩子。张志龙 摄

“今天这场活动,主要是面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。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,对亲子阅读关注度相对比较高。有十多组家庭都是临时参加进来的。”活动负责人李朝霞解释说。

当天上午,张先生带着读二年级的女儿去学吉他。刚好培训地点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附近。“看到这里有阅读活动,就带着孩子过来感受一下。”张先生说,平时在家里,他和妻子也会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。不过一来要家长有时间,二来也要看孩子情况,实际上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机会并不多,“这次有这么多小朋友在一起,这么好的氛围实在难得,所以临时改变计划来参加。”

陆衎物老师。通讯员供图

本次领读的老师,是来自宁波市惠贞书院的陆衎物。她告诉记者,一年级语文课本中,有一个“和家长一起读”的栏目,到了二年级下就改成了孩子自主阅读。“一、二年级阶段,是孩子从绘本向大段文字阅读过渡的重要时期,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窗口期。”陆衎物说。

可能在大人眼里,绘本的内容相对简单。但陆衎物老师为这次共读分享花了不少心思。除了带领孩子们了解故事内容,中间她还时不时引导大家猜测故事情节发展、总结巨人的性格。

“你帮助别人,别人也会给予你回馈,这是这个绘本的中心思想。对于孩子来说,是一个很好的人际交往的示范。”陆衎物表示,分享中她还增加了思维能力的训练。

小朋友分享自己助人的经历。通讯员供图

“很多家长陪孩子共读,经常偏重文字,却忽略了绘画本身。”她认为,图片是会“讲话”的,书中人物的表情和细节,都能激发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、推理能力。她建议家长多多鼓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在阅读中培养这些高阶的能力。

张先生面前的桌上,放着用来记录的运动相机。通讯员供图

在现场,记者遇到了用运动相机记录儿子参加活动全程的市民张先生。他不仅拍摄了儿子在互动中书写曾经帮助过那些人的过程,还将陆衎物老师的分享完整记录了下来。“平时我们在家里陪孩子读书,一般就是朗读一遍,肯定没有陆老师讲得这么好。我拍下来,孩子回去可以回看,我们家长也能多学一点技巧。”张先生说。

共读分享会现场。通讯员供图

据悉,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“小星星儿童阅读公益项目”的“loop·童读圈”分级阅读课,由宁波市阅读学会牵头的阅读共同体共同参与发起,旨在融合媒体、图书馆、中小学校等多方资源,合力推进以“阅读+媒体”为牵引的青少年系列读写课程,探索“大阅读”背景下的多场景阅读样态。